韩四爷
土匪二阎王禁不住诱惑,率部投降了日本鬼子,被任命为我们这一带的保安队长,主要是与抗日联军对抗,阻止抗联与百姓接触,孤立抗联队伍,切断抗联队伍的粮食衣物补给。在任命二阎王的同时,鬼子又强行并屯,指定韩家沟最有名望的韩四爷为屯长,并把韩四爷念过洋学的儿子韩少宝带往县城鬼子大营当了翻译官。 这天夜里,抗联小分队在屯外的小狼山上,与二......
发布于 04-03阅读(0)赞 (0)
土匪二阎王禁不住诱惑,率部投降了日本鬼子,被任命为我们这一带的保安队长,主要是与抗日联军对抗,阻止抗联与百姓接触,孤立抗联队伍,切断抗联队伍的粮食衣物补给。在任命二阎王的同时,鬼子又强行并屯,指定韩家沟最有名望的韩四爷为屯长,并把韩四爷念过洋学的儿子韩少宝带往县城鬼子大营当了翻译官。 这天夜里,抗联小分队在屯外的小狼山上,与二......
发布于 04-03阅读(0)赞 (0)
阿清是东街的杂耍艺人,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阿清就支起摊位,和自己的伙伴阿远一起表演飞刀绝技,靠着路人打赏的一些小钱来维持生活。 大家最喜欢的表演是阿清的拿手绝活蒙眼飞刀,阿清会用布条蒙住双眼,手拿一把薄如柳叶的飞刀,而阿远则在不远处背靠一块大木板。只见阿清一甩臂,手里的飞刀啪啪啪像箭一般射了出去,再看阿远,身体左右两边的木板上......
发布于 04-03阅读(1)赞 (0)
恕小生冒昧,将军此来,必定败退。因为你连他们的影子都找不到,而他们若要攻你,简直易如反掌。 明朝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海盗猖獗,朝廷为此花了不少力气,但收效甚微。 一位姓张的将军自恃文武全才,韬略精湛,听说朝廷多次失利后,便禀告上司,自愿带兵前往捕捉海盗示众,以儆效尤。 上司见他勇气可嘉,便给了一条大船和百名精兵,命他开赴浙江海域......
发布于 04-03阅读(4)赞 (0)
王老师绕着足球场转了一圈又一圈,说是散步放松,其实内心一点儿也不轻松。 又一届学子升入高三了,足球场上挥汗如雨的学生少了很多。看着火红的夕阳,王老师不由得想起上一届的毕业生,同学们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考入重点大学的人屈指可数。年轻气盛的王老师决定今年大干一场,多培养几个高材生,为此还专门请教了好几位有经验的班主任。 这会儿,王老......
发布于 04-03阅读(5)赞 (0)
故事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 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里有个富有的地主。 这年的秋收时节,长工刘广财给牲口加完头遍草料后,回得屋来已是子夜时分。他倚在炕脚打了个盹,隐隐约约听见那条专用来拉磨的毛驴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猛然醒来,仔细倾听,又万籁俱寂。他不由一阵好笑,以为自己方才是在梦中。 此刻,炮台上护院的炮手大声喊嚷:毛驴子......
发布于 04-03阅读(5)赞 (0)
上海解放前夕,黄浦江码头,最后开往台湾的一艘客船将开,船长下令扔掉所有吃重的行李,其中四只箱子被士兵硬扔了下来,留在了黄浦江畔。很快,解放军进城了,打开箱子,里面是四块沉甸甸的石头。因事出蹊跷,立即汇报了当时的市长陈毅。陈毅派专家察看后,认定其为罕见的翡翠,立即上报中央。不久,这四块大石头便坐着专机来到北京。此后三十多年不再......
发布于 04-03阅读(4)赞 (0)
从前,有个富翁。从小长在农村,没有上过什么学。长大后,进城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但还是没什么文化。 一天,他的一个富翁朋友邀请他去做客,他爽快地答应了。尽管他已经有许多别墅了,但到了朋友家,他还是大吃一惊,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朋友住在一栋独栋的三层别墅里,是气派、典雅的欧洲巴洛克式的设计。拱形的窗户,三米高的洞型大门,雕着花......
发布于 04-03阅读(2)赞 (0)
一天,春草风一般地从家里跑出来,看看旁边没别人,她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片,神秘地说,给你们看我的相片。 纸上真有一个春草,那个春草捧着个大苹果,咧着嘴是在笑,可龇牙咧嘴的,一点也不像平日里那样自然、好看。我们一群小伙伴,你扯我拉,都争着抢着看,以至于把纸片给弄得皱皱巴巴的。春草摸着变皱了的纸片直掉眼泪,说她娘要是看到相片弄皱了,非......
发布于 04-03阅读(2)赞 (0)
我叫赵增强,算是现在大北照相馆中还冲在一线的老师傅了。当年服务学校毕业的摄影系学生,能进大北工作是种荣幸。 我是1975年进入大北实习,半年后留下来了。听老一辈说,当年做学徒很苦,不仅要学技术还要打扫卫生,遇上狠点的师傅打骂也是有的。1975年还处在文革时期,不仅大北的传统戏装照不让拍,连婚纱照也不行,因为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直到改革开......
发布于 04-03阅读(4)赞 (0)
那次醉酒之后,男人萎靡成了一滩泥。只是,右手还牢牢地握着剑柄。 很长一段时间,女人就那么痴痴地盯着男人的手。 那是双精致得近乎完美的男人的手,白皙,细腻,修长。略显苍白的皮肤下面,隐约蜿蜒着条条淡青色的血管。在这双手上,看不到任何凌厉的杀气,却弥漫着让人难以抵挡的温柔。一年来,这双手为女人隔断了远离红尘的孤独与寂寞,让女人获得了......
发布于 04-03阅读(5)赞 (0)
龙潭河上有座简易的桥,就是在四根钢索上铺设木板,走在上面就像荡秋千似的,凌空起舞,大家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吊桥。龙潭村大人小孩出门都要从这条吊桥上走过,危险时常发生。三十年前,德叔刚当村长时就发誓为大家修一座桥,可单凭龙潭村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他只能寄希望于政府,一年一年地向上级写请示打报告,求爷爷告奶奶,就差给人家跪下了,......
发布于 04-03阅读(1)赞 (0)
汉风文学院大礼堂座无虚席。 院里请来本市两位作家正作讲演。 两作家都年逾花甲。一位是年轻时写散文,步入文坛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至今在儿童文学园地笔耕不辍的黎平;一位是写儿歌起家,成名后转向小说,近年以散文蜚声文坛的高风。 讲演结束了,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后讲完的高风站起来,拱手成拳报以频频作揖。旁边的黎平也拍着巴掌祝贺。 掌声渐渐......
发布于 04-03阅读(2)赞 (0)
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儿子在家里休息,突然觉得屋里光线一暗,扭头一看,只见一个工人坐着吊绳,缓缓滑落到我家窗前。最近我们这个小区正在重新粉刷墙面,经常有工人在楼外高空作业。 这时,四岁的儿子也看到了窗外的工人,很是兴奋,立马大叫了起来:爸爸快看,蜘蛛侠叔叔,蜘蛛侠叔叔来我家啦!儿子一边叫一边跑到窗边,蹦跳着朝窗外挥手。我上前抱......
发布于 04-03阅读(1)赞 (0)
从前有个穷叫化子,名叫范丹,他死了父母,孤苦伶仃,只好讨饭度日。 日复一日,范丹长到十八岁,看着别人娶妻生子,心想,自己也该有点积蓄,成家立业,于是他开始省吃俭用,每日把讨来的米装在一个大米升里。 可是非常奇怪,他的米升总装不满,来来去去只有大半升。 一天半夜,范丹起身解手,看见一只白老鼠,正在他的米升里偷米吃。 范丹怒从心上起,......
发布于 04-03阅读(4)赞 (0)
从前有一间小木屋,小木屋里住着一位老太公,一位老太婆。 每天早上老太公上山拾柴,老太婆就给他烤一张油饼,等老太公从山上回来,老太婆又给他烤一张油饼。 有一天,老太公累了,在山泉边坐下休息。那会儿阳光像金子一样,泉水像银子一样,泉水边的青草,看起来像仙草一样。老太公觉得愉快,觉得满足,觉得这样坐着比做皇帝还要快活。就这样坐着坐着,......
发布于 04-03阅读(1)赞 (0)
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有一个老妇人,又穷又孤单。有一回她生病了,去寺庙烧香拜神,见到端坐在莲座上的送子菩萨,她跪在蒲团上,把左手右手掌心合在一起,哭着祈祷说: 大慈大悲的菩萨啊,请赐给我一个孩儿吧! 真希望我有一个小小的孩儿,哪怕他丑得像蛤蟆我也喜欢我也爱! 有天她正缝衣服,手指头忽然疼痛起来,越痛越厉害,缝衣针拿不稳,刺伤了手指,......
发布于 04-03阅读(1)赞 (0)
很久很久以前,高辛帝统治天下的时候,全天下年纪最大的那个老妇人,得了一种奇怪的耳疾。 开始时,她左边的耳朵有点痒,后来就越来越痒,到最后实在痒得受不了啦!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来到皇宫,找高辛帝借一把黄金耳挖子。她用耳挖子使劲挖,使劲挖,挖得整个耳朵全肿了起来,耳朵里头发出轰隆,轰隆的雷鸣声。 太可怕了。老妇人吓得捂住脑袋蹲在地上......
发布于 04-03阅读(2)赞 (0)
古时候有个孤儿,名字叫谢端。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邻居桃大娘把他养大,养到十六岁,桃大娘的亲生儿子娶媳妇,谢端就不再住在大娘家,搬回到父母留给他的青砖房。 谢端一个人耕种两亩水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是个远近闻名的好人,但凡附近邻人有事需要帮忙,都会去找他,就连过路旅人有解决不了的事,也来找阿端帮忙。 可是,虽然大家都......
发布于 04-03阅读(1)赞 (0)
从前有个傻女婿,偏偏娶了个巧媳妇儿。 话说有一天,那巧媳妇儿纺好绵纱,想要织布做衣裳。不过傻女婿家里没有布机,妇儿说:官人,你去我娘家跑一趟,问我娘借一架布机回来,我好给你做衣裳哩。 傻女婿问:娘子,布机是啥东西呀? 布机就是布机啦,你只要记着布机两个字,不讲错,我娘自然会晓得。 我一定不讲错,娘子,我去借了。 去吧,官人路上小心。......
发布于 04-03阅读(3)赞 (0)
从前,有个七八岁的小孩儿,每天拿着个小铜锣在门边玩儿。他一边敲,一边唱:当当当,吕纯阳出门碰着个吕纯阳当当当,吕纯阳出门碰着个吕纯阳 有一天,吕纯阳正好路过那家门口,听那小孩儿唱他的名字,觉得奇怪,他走上前,弯下腰,问那小孩儿:小孩儿,你唱得真好,这歌儿谁教你唱的呀? 小孩儿回答说:从前街上卖花的白牡丹姑姑教我唱的哩。 啊?白牡......
发布于 04-03阅读(0)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