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照相馆
我叫赵增强,算是现在大北照相馆中还“冲”在一线的老师傅了。当年服务学校毕业的摄影系学生,能进大北工作是种荣幸。
我是1975年进入大北实习,半年后留下来了。听老一辈说,当年做学徒很苦,不仅要学技术还要打扫卫生,遇上狠点的师傅打骂也是有的。1975年还处在“文革”时期,不仅大北的传统戏装照不让拍,连婚纱照也不行,因为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直到改革开放才开放婚纱照——不要觉得我们这代人是老古董,1978年的时候结婚照非常流行,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大北拍结婚照,尤其是山西陕西这两地,他们当时没有什么照相馆,所以这几个地方的年轻人都攒钱到北京、上海留影。
仗着在大北工作,我和妻子的结婚照就是在这里拍的。记得当时我穿中山装,和妻子两个人拿着《毛主席语录》,算是时代特色吧。
刚工作时,我用六寸片的大型座机。那时候北京照相馆特别多,有中国照相、友谊照相、风光照相、北方照相馆,彼此竞争激烈,但这一条街五六家照相馆,每家都很忙。大北接待的名人比较多,尤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体育明星,大多来大北照过相。像全国十佳运动员邓亚萍、郑海霞。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女排五连冠时的留影,平均身高摆在那里,拍起来费了番工夫。
在大北照相馆,机关服务部是很重要的部门。我们最忙就是每年“两会”时,常委同时在各团参加讨论,早上九点同时拍,上百人的群像,一点不能乱。大北是官方指定摄影单位,我们的个人资料都是记录在案的。每次常委们参加活动,两个摄影师一组拍摄一个常委,确保无误。
听老师傅讲,1983年邓颖超时任全国政协主席,当时开一个全国性政协会议。拍完会议合影之后,老师傅们都在收拾机器,邓颖超主动邀请师傅们一块合影。她说,“你们大北的师傅老给我们照相,很辛苦啊。今天咱们也一起照个合影。”
大北照相馆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出的片子细、鼓、润,讲究质感。根据顾客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皮肤结构,通过姿势、造型让他们能够扬长避短,让质感得到最好的表现。这些细节必须通过长期实践经验来总结,一般的摄影师是做不到的。再拿底片修版来说,原来的胶片冲洗采用的是药水冲印技术。大北的老师傅可以把底片中不需要的药膜完整取下,再粘贴上取而代之的药膜,类似电脑操作中的剪切、套索工具,取药膜就像显微镜下的外科手术,这比PS难多了。
像我这个岁数,还在大北一线的老师傅不多了。尤其是当数码相机普及后,手工上色老师傅退休,很多人去英国美国专门给照片上色,24寸的黑白照完工后,老外特别认他们的手艺。
当照相馆的师傅是件挺幸福的人,因为来拍照的人都是喜气洋洋。在这里,看到的都是合家欢,比如原来我拍过一个崇文区的劳模,两口子都是盲人,结婚时就在大北照的,五十年过去了,儿女又带着父母来拍金婚照,大北是名副其实的“幸福照相馆”。
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请注明出处:趣闻堂 (quwentang.com)
相关推荐
妈妈的幸福
阅读(3)
趣闻随便看
虐死单身汉“春天到了,
阅读(7)
全球奇葩Top5:让鳄鱼咬一
阅读(4)
摄影师和座头鲸趣味同游
阅读(10)
洗手很费水,换用空气洗
阅读(1)
生活中的7件小事让你错失
阅读(7)
人类换头术能否成功?这
阅读(9)
神奇!盘点地球上五种没
阅读(8)
想生双胞胎也有技巧的?
阅读(10)
中国夫妻最缺什么?说得
阅读(9)
还没适应手机砍掉3.5mm耳机
阅读(11)
7天热门
童话变真实?沉睡500年的
阅读(178)
四大超时空悬案
阅读(155)
不可思议的“神秘地带”
阅读(78)
特别推荐
UFO再次靠近国际空间站,
阅读(8)
震惊科学界!阿根廷惊现
阅读(4)
15个让你大开眼界的水果切
阅读(6)
惊讶!17岁少年心跳停了
阅读(10)
万圣节装扮最大赢家是孕
阅读(1)
比百慕大更真实的存在!
阅读(4)
牙医帮你纠正7个错误刷牙
阅读(4)
当科技和舞蹈结合在一起
阅读(2)
9个改变自己的细节
阅读(7)
脱口秀主持人台上被殴打
阅读(6)
他醉酒照被传到网上后,
阅读(15)
这女子每年花费1.15万英镑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