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邻居
我的对门邻居是一对小夫妻。 这之前,我的对门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半年前,这对老夫妻被他们的儿子接走了,于是就新住进来了这对小夫妻。 因为有着要把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卖掉,然后去买套新房子住的想法,所以,在这对小夫妻住进对门没几天,我就借着一次正好和他们同时出门去上班的机会,边下楼梯边向他们打听道:你们这房子的买价是多少呀? 我们这是跟......
发布于 03-26阅读(1)赞 (0)
我的对门邻居是一对小夫妻。 这之前,我的对门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半年前,这对老夫妻被他们的儿子接走了,于是就新住进来了这对小夫妻。 因为有着要把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卖掉,然后去买套新房子住的想法,所以,在这对小夫妻住进对门没几天,我就借着一次正好和他们同时出门去上班的机会,边下楼梯边向他们打听道:你们这房子的买价是多少呀? 我们这是跟......
发布于 03-26阅读(1)赞 (0)
清朝道光年间,四川有个叫郭顶的商人,经常到湖南湖北做生意。郭顶心地善良,经常济困救贫,长江沿岸没有不知道他的。 这年夏天,郭顶做成一桩大买卖,挣了5千两银子。他怕路上有闪失,就雇了一条船,薄暮时分悄悄启程了。 上船不久,天上下起了小雨,郭顶坐在船舱中,发现有条船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他心中一沉:坏了,这是让人盯上了犝馐卑侗呃戳艘晃簧倌,喊道:船家牬钗......
发布于 03-25阅读(3)赞 (0)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清晨,京城一家客栈的门咣当一声打开了,店伙计将两个包袱扔在雪地上,呵斥道:没钱还住什么店,滚! 一个纤瘦的白衣少女带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被赶出店外。拾起雪地上的包袱,少女感到前路茫茫,不禁黯然落泪。 客栈的门又开了,一个老杂役走到两人跟前,对少女道:姑娘,听说你们身负冤情,是来京上告的。既然没钱住店了,不如就去城......
发布于 03-25阅读(2)赞 (0)
清朝雍正年间,台湾古城新竹,有个名叫戚务生的书生,要去福建参加福州3年一度的秋季乡试科考。那时台湾是隶属福建省的府级行政区。 书生戚务生搭乘一艘木制大商船,从旧港码头起航时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似摊开的宽幅蓝色锦缎。不料船行至黄昏时分,天色突然浑浊起来,灰蒙蒙的天空堆积着厚厚的云层,气压很低,人们隐隐地感到胸口有些憋闷。船工们还......
发布于 03-25阅读(3)赞 (0)
咚、咚、咚!一大清早,洛阳城县衙门前的桴鼓突然响了起来,把正在用早餐的洛阳县令董宣吓了一跳,连忙升堂。 告状的是位妇人,自称是珠宝商的老婆。她说,早上有位叫高平富的男子,来他们开的珠宝店里,想给妻子买串珍珠项琏,非要珠宝商以一半的价格卖给他不可,珠宝商自然不答应。谁知那高平富蛮横霸道,见谈不成价格,挥手一拳,就把珠宝商打得鼻血......
发布于 03-25阅读(7)赞 (0)
故事发生在隋初年间。 当时,宣城县有位名叫蒲静之的县令,为官清正,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十分体恤下民,使得当地很是富裕,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被人们称为蒲青天。 这一年,蒲县令接到上面传下来的旨意,将他调到芜湖任县令;而芜湖的县令到宣城接替他的位置。宣城县的老百姓得到这一消息,又难过又愤怒。他们实在舍不得蒲县令这样的好官离开,更容忍不了......
发布于 03-25阅读(3)赞 (0)
清朝时,庐江(今属安徽合 肥)有位叫孙起山的读书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入围了。接下来,就是进京到吏部报到,等候分配。可孙先生没有私家车,国家也不安排专车,孙先生要进京,就只能沿途雇驴而行。 这一日,孙先生徒步走到河间(今属河北沧州)县城南门外,想租一头驴代步,可四下里寻找,却找不到驴。孙先生很是郁闷。这时,老天也来凑热闹,下起......
发布于 03-25阅读(5)赞 (0)
唐朝末年,杨行密割据淮南,其子杨渥继位,不但荒淫无能,而且猜忌下属。左牙指挥使张颢感觉不安,杀死了杨渥,想胁迫大家推举自己当淮南节度使。 张颢命人将所有的将吏都召集到节度使府,在夹道及庭中、堂上都站满手持利刃的士兵,下令武将都要屏退护卫才能进入。一时间,府中杀气腾腾,令人不寒而栗。张颢厉声问道:嗣王已经死了,军政大事应该由谁来......
发布于 03-25阅读(3)赞 (0)
康熙初年,四川历经战乱,人口锐减,虽有可耕之田,却无耕田之民,于是康熙下旨从湖广移民入川,以补充当地劳力。 刚开始进展得很不顺利,小股打前站的湖广移民入川后便被老虎吃了。原来,蜀中因兵乱,人口大减,加上山林广阔,造成老虎过度繁殖,渐成祸患。 四川老虎吃人的消息传到湖广后,当地百姓说什么也不肯入川了。眼看移民无法进行下去,康熙颁下......
发布于 03-25阅读(9)赞 (0)
清朝乾隆年间,兖州城内有两家大药堂,一家是普生堂,一家是聚仁堂,都是前堂看病,后堂经营药材生意。 普生堂掌柜叫窦孝慈,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只要是无钱购药的穷人,窦孝慈便叫一声:小徒,包药送客!一来二去,病人都愿到这里看病,可病人越多,前堂的亏空就越多。好在药商看中了普生堂的诚信招牌,争相与其做生意,普生堂的生意反倒越做越大。 聚仁......
发布于 03-25阅读(4)赞 (0)
在一个公交车站旁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盲人坐在那里拉着二胡演奏。在他前面摆着一个搪瓷茶缸,里面散放着人们施舍给他的钱币,大多是一元钱和一些角币。盲人的琴艺谈不上什么高超,但听上去仍然动听。有时活泼欢快,喜气洋洋;有时低沉哀伤,凄凄切切。不过,更多的时候,他拉得是较为欢快的曲子。 一位年轻的妈妈领着自己的女儿在候车。小姑娘看着盲人......
发布于 03-25阅读(3)赞 (0)
1 长安的雪足足下了三天三夜。 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梓橦宫,喘着粗气对趴在软榻上浅睡的洛枝说:娘娘,皇上驾崩了!太子爷和无宴总管起了争执,在钟离宫里闹得不可开交,太子爷说要杀了总管大人! 洛枝一下子站了起来,飞快地跑出梓橦宫,小太监在后面喊:娘娘,您还没穿鞋啊! 她光着脚在雪上奔跑,浑然不觉得冷。 她跑散了发髻,跑掉了一地珠钗,她的双脚......
发布于 03-25阅读(1)赞 (0)
明朝四司八局十二监合称二十四衙门,其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小德子深受司礼监秉笔太监毛成的宠信,在司礼监任管事太监之职。 神宗皇帝初登大宝,传旨命大明各地够级别的官吏进京见驾。就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小德子更是兴高采烈,知道又到发财的时刻了。 小德子派手下小太监在京城衣帽巷开了一家官衣铺,京城有很多官员,为了巴结司礼监,他们都到小德......
发布于 03-25阅读(2)赞 (0)
清朝年间,杨槐镇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罗大,开了间酒坊,弟弟叫罗二,开了间药铺。这兄弟俩的生意都做得不错,也算得上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惜平日里总会为点小事大动干戈,最终弄得兄弟阋墙,妯娌反目。 这一年兄弟二人眼见生意越做越大,便都产生了另开分号的念头,经过一番考察,最后都不约而同地看上了位于镇十字街口的一所房子。这房子的主人......
发布于 03-25阅读(2)赞 (0)
周末的时候,我和女朋友娜娜兴高采烈地开车到位于市郊的天然植物园去游玩。刚到目的地,娜娜就惊叫起来:坏了,光顾着赶时间,忘了带电池了!看着她那双手举着数码相机一脸无奈的样子,我也突然想起来了,可不是吗,我们都忘了把昨天晚上充好电的那两节电池装到相机里了! 正当我们愁眉不展时,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停在我们面前:大哥哥,......
发布于 03-25阅读(3)赞 (0)
建康城东有一家经营杂货的商号,名叫大元昌。大元昌的掌柜姓郑名天顺,不仅满脑子生意经,眼光长远独到,还是个古道热肠、宅心仁厚的主儿,但凡街坊邻舍遭遇天灾人祸,他都会慷慨相助。按老理儿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最近两年,郑掌柜算是走足了背运,半丝儿好报都没得到。这不,这天深夜,月黑风高,郑掌柜一家睡得正香,院外突然传来了更夫的声......
发布于 03-25阅读(3)赞 (0)
后街村的李根与廖金花两夫妻十年来一直贩卖山货,发了大财,搬出了以前的小平屋,住进了新做的三层楼房。 十岁的儿子李明辉站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对李根说:爸爸,爷爷奶奶还住在老屋里,爷爷有关节炎,那里又暗又潮湿,让他们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吧! 在一旁的廖金花赶忙说:明辉呀,爷爷奶奶他们在那住习惯了,再说,我和你爸做生意都忙不过来,还要给......
发布于 03-25阅读(2)赞 (0)
高雷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没找到工作,回到家乡苦水村呆了几年,又跟着同乡李二黑出去打工了。 原以为外面的世界好混,没想到情况复杂得很,工地上的工人来自山南海北,人多嘴杂。那些本乡本土的民工常常会欺负一些外地来的。 为了不被人欺负,高雷和李二黑他们决定成立苦水之家,宗旨就是帮苦水村的民工维权,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可由谁来当头儿呢?有人......
发布于 03-25阅读(2)赞 (0)
一次,我与钓鱼认识的老贾结伴下乡淘宝,走了大半天,毫无收获,饥肠辘辘的我俩决定找户人家先填饱肚子。 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老贾一进农家大院就喜欢往厨房和杂物间里钻,目的是从主人堆放的破坛烂罐中寻找宝贝。果然,在这户人家厨房的大米缸中,找到了一个通体透着暗红色宝光、量米用的竹制米升子。我认为米升子虽是个老物件,但档次太低,卖不了......
发布于 03-25阅读(6)赞 (0)
好东西!好东西!任大川连连叫道。他把那件青花瓷器凑近灯光前,双手慢慢地将它翻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看似普通的小碗,是不久前儿子任小格到山里意外淘到的。 那天任小格走累了,就敲开一户农家的门。三间低矮的瓦房,孤零零地坐落在山腰上,房子四周是用山石垒成的矮墙,墙上爬满了牵牛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藤,院里有两株上了年纪的龙眼树,几只公鸡悠闲地吃着......
发布于 03-25阅读(2)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