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这七大思维牢笼你才能成功!
平日里,我们或多或少会出些小差错,这些差错又正好让我们与某些能改变人生的重要机遇擦肩而过。细心点,你会发现,职场小差错、生活小疏忽,都归因于你处事的方式。而决定处事方式的,恰巧就是你的思维!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了七种常见且要命的思维习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No.1 “可是一直都这样呀!”

惯性思维指习惯性地遵循以前的思路考虑问题。心理学上与之对应的说法叫“鸟笼逻辑”:屋里挂一个鸟笼,客人看到难免会问鸟在哪儿。无休止的解释会使主人不得不选择扔掉鸟笼或买只鸟。
“鸟笼逻辑”说明,几乎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采取惯性思维。生活中,还有不少人会依赖过去的某些经验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和决策。这种思维模式会造成思考问题出现盲点,使人缺少创新,难以改变。
因此,做决定时先退一步,看问题是否已考虑全面;然后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最后逆向思考一下,或许就有了新的思路。习惯惯性思维的人平时可以多做一些脑筋急转弯或开放性测试题,训练从多角度看问题。
No.2 “你敢再无耻点吗?行!”

“破窗效应”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的心理效应:某间房子的窗户破了,若没人修补,那不久后其他房屋的窗户也会被打破。人们会认为,都已经这么破了,再破一点也无所谓。
这一效应具有现实意义。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可人的心理却越来越脆弱。工作、感情中总有痛点,让人放弃努力、自暴自弃。这些挫折有时来自现实,有时来自想象。经不住事儿是缺乏忍耐力和定力的表现。
事实上,有些挫折只是心理暗示的结果。我们要努力保持家庭和朋友圈稳定,学会管理情绪而不是发火。必要时可找专业心理医生咨询。每天夸自己一次,凡事往好处想,慢慢找回自信。
No.3 “放弃治疗”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把狗关在笼子里给予电击。重复多次后,他把狗放出笼子继续电击,狗已经不会逃跑了。“习得性无助”指不可控事件不断发生,让人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无助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表现为:当一个人再怎么努力都会失败时,他会崩溃,丧失斗志,陷入绝望。这类人的类似特征是:成绩差、工作没起色、年老多病等。这一效应还有“传染性”,看到别人屡遭挫折,自己也会看不到希望。
我们应化悲痛为力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成功的人都是从失败中找到经验教训的。培养自信是关键,自信能通过心理调整获取,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往好处想,才能敢于面对问题。
No.4 “别人说我好,我肯定好”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1968年在一所小学做过一个经典心理学实验。他随机抽取一份学生名单交给老师,宣称这些学生“有优异发展的可能”,几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成绩普遍提高。由此他提出“罗森塔尔效应”。
教育实践表明,被老师喜爱、寄予厚望的学生往往成绩会越来越好;而那些被忽视、歧视的学生会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偏心”,并用消极态度应对。
这个实验同时也给现代职场管理者上了一堂课:对待员工必须一碗水端平,切不可厚此薄彼。老板对员工期待高,员工也会以实际行动报答老板的知遇之恩。
No.5 “关我鬼事”

1964年的一个晚上,美国纽约某公寓前,一名女子遭遇歹徒。她绝望地喊叫,许多邻居打开窗户,却无一人下楼营救,导致女子被杀。这件事引起社会心理学家的思考,并被归纳为“旁观者效应”。
这一事件有深层而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危急时刻,若只有一人在场,他会意识到责任重大,更可能伸出援手。若多人在场,责任被分散开,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中,若每人都觉得做家务不是自己个人的事,那家里就会一团糟。工作中,若每人都觉得责任不在己,做的事就少了,而发展空间也随之变窄。所以,人的敌人常常就是自己。自己不努力,很难有成就。
No.6 “我还不了解我自己?还真不!”

美国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曾经在实验中让证人回忆一起绑架案的细节,结果发现,那些对笔录没信心的人回忆的细节比信心十足的人更准确。这种不能认识自己的现象被称为“证人记忆效应”。
然而,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这一警句刻在德尔裴神庙上。“自知”象征最高智慧,需要终生修炼。
能认识自己是心智健全的标准,自满、自大、自傲的人很难获得成长和进步,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不和谐。因此,人不能没有自信,但不能自傲、自负。做事情时,除了自我反省,还要听听别人的建议。
No.7 “这都做不好,我就是个废物!”

有些人失败后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以偏概全的自我否定会诱发自卑、自责。有人跟朋友闹矛盾,就认为“此人不值得交往”,一棒子打死对方,影响人际关系。这被称为“晕轮效应”。
以偏概全的论断多半是主观心理臆测,就像仅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好坏一样片面,容易让人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不准确的判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或事都是多方面的。思考时全面、客观一些,多用“有时”、“某些”代替“总是”、“所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形成准确的判断。
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请注明出处:趣闻堂 (quwentang.com)
相关推荐
什么是富人思维?快来看看你占了几条!
阅读(14)
如何专心睡眠:当我们的思维停不下来的时
阅读(8)
趣闻随便看
摄影师和座头鲸趣味同游
阅读(10)
人类换头术能否成功?这
阅读(9)
神奇!盘点地球上五种没
阅读(8)
全球奇葩Top5:让鳄鱼咬一
阅读(4)
还没适应手机砍掉3.5mm耳机
阅读(11)
想生双胞胎也有技巧的?
阅读(10)
虐死单身汉“春天到了,
阅读(7)
生活中的7件小事让你错失
阅读(7)
洗手很费水,换用空气洗
阅读(1)
中国夫妻最缺什么?说得
阅读(9)
7天热门
童话变真实?沉睡500年的
阅读(178)
四大超时空悬案
阅读(155)
不可思议的“神秘地带”
阅读(78)
特别推荐
UFO再次靠近国际空间站,
阅读(8)
震惊科学界!阿根廷惊现
阅读(4)
15个让你大开眼界的水果切
阅读(6)
惊讶!17岁少年心跳停了
阅读(10)
万圣节装扮最大赢家是孕
阅读(1)
比百慕大更真实的存在!
阅读(4)
牙医帮你纠正7个错误刷牙
阅读(4)
当科技和舞蹈结合在一起
阅读(2)
9个改变自己的细节
阅读(7)
脱口秀主持人台上被殴打
阅读(6)
他醉酒照被传到网上后,
阅读(15)
这女子每年花费1.15万英镑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