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远离这些十项用药误区

分享到:

 注意!远离这些用药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然而,我国居民安全用药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

 近日,中国药学会收集往届“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785.2万次有效答题,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安全合理用药评价和干预技术研究与应用”中产出的“公众用药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分析技术”,梳理出公众误识率较高、潜在风险较大、行为矫正较难的10个安全用药误区。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呼吁,大家在用药时勿轻信广告、勿偏听谣传,服药遵医嘱、细看说明书。

  误区一:

  把保健品当药品

  有些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担心长期服药有毒副作用,又求健康心切,误认为保健食品对疾病具有疗效,直接当作药品服用。据报道,52岁的“资深”糖友李女士以为吃保健品就可以不用打胰岛素控制血糖了,结果血糖不降反升,引发并发症。

  药物从研发到投入临床,经过了科学严谨的论证和试验,具有治疗效果。但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没有临床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品。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将保健品当做“救命稻草”,必须严遵医嘱、科学用药;擅自停药或用保健食品控制病情,反而会贻误病情。

  专家指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目前仍需长期服药治疗。大家要正确对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轻信保健食品可以替代药物使用,以免引发多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二:

  多种药物叠加用

  不少人认为生病多吃几种药,疗效会更好。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据报道,一位感冒患者为尽快缓解症状,随意服用了3种感冒药,结果导致血尿,确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专家建议:在选购药品时,消费者首先应识别药品通用名,判断该药成分,查明该药是否对症,与自己正在服用的药是否存在相同成分,以免买错药或重复用药,导致严重后果。

  用1种药能治的病就不用两种药。如果患者身患多种病,看多科医生,开多种药,可能会一次服用十几种药。对此,大家应在医生帮助下选择必用药品,坚决停用不必要的;此外,含同种成分的药品不要重复服用,以免药品剂量叠加,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三:

  随意换药调剂量

  由于公众普遍缺乏安全用药知识,家庭用药存在一些误区,例如随意调整用药剂量、随意换药等。据报道,赵先生患高血压多年,服药总是断断续续,甚至擅自停了药,结果突发脑出血,差点儿要了命。

  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按医生处方用药、不规律用药,症状消失马上停药,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大部分降压药物要达到最大疗效约需1周,突然加量或换服其他降压药物,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变大,反而会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等风险。因此,高血压药物需要在血压计监测下规律使用,使高血压保持在合理平稳的波动范围。此外,有些患者使用某种抗菌药一两天后,症状没有明显好转便随意加量或换用抗菌药物。事实上,抗菌药物的疗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及药物疗程,随意换药不仅不能彻底杀灭细菌,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

  误区四:

  药品存放随意

  孩子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一些药品形状、色彩对其很具吸引力,加之家长存储不当,孩子很容易当糖豆误食,诱发疾病,甚至威胁生命。近年来,儿童因误服药品导致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家庭药品存放太随意是造成儿童误服药品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家长在选购儿童药品时,要首选配有儿童保护盖的药品,这样不容易被孩子打开药瓶;务必要将药品存放在儿童看不到、够不着的地方。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品,家长要就近就医,以免错过治疗时机;同时,不要忘记将孩子吃错的药和药瓶带上,以供医生识别,让救治有的放矢。

  误区五:

  盲目相信OTC

  相对于处方药,非处方药(OTC)具有较高安全性,不易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易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非处方药也是药,不是绝对没有不良反应。据报道,一名女性被蚊子叮咬后涂抹风油精,因过敏体质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接触性皮炎。

  非处方药是可以不凭医生处方,直接从药店购买,且无需医生指导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但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所以,也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如果服用三五天非处方药后,患者病症没有明显改善,或出现皮疹、高热及其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到医院就诊。

  误区六:

  成瘾药物要辨清

  生活中,除麻醉类止痛药、安眠药会引起药物成瘾外,一些常见药品如长期服用,同样会让人在身体与心理上形成依赖,上瘾难戒。如止痛药和镇咳药等家中必备药物中,有些就含有能使人成瘾的成分,如随意服用,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染上药瘾!例如常用的镇咳药复方甘草片由于组成物中包括阿片,久服可能上瘾,一般最多连续服用5天必须停药。

  反复使用易成瘾药物可导致躯体和精神依赖,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精神不振、打哈欠、全身酸痛、失眠等,严重者会出现癫痫发作甚至休克。

  专家提醒,患者服药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处方或药品说明书来服用,不要反复加量服用,以免导致成瘾。

  误区七:

  孕妇患病不敢服药

  对准妈妈来说,除了孕育新生命的欣喜与期待之外,难免会伴随着不安的情绪,生怕不小心伤害到胎儿。为此,不少准妈妈生病后,不肯吃药。生活中,孕妇因拒绝吃药,危及自身和胎儿健康的例子并不鲜见。

  那么,准妈妈到底能不能用药呢?目前,我国对孕妇用药借用了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制定的标准,按药物不同危害分级如下:A级药物:对孕妇安全,对胚胎、胎儿无危害;B级药物:对孕妇比较安全,对胎儿基本无危害;C级药物:仅在动物实验时证明对胎儿致畸或可杀死胚胎,未在人类研究证实,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D级药物:对胎儿危害有确切证据,除非孕妇用药后有绝对效果才选择使用;X级药物:可使胎儿异常,在妊娠期间禁止使用。

  可见,并不是所有药物孕妇都不能使用。孕妇用药的最危险时期是妊娠开始的前3个月,此时胎儿正处于发育形成期,最易受到药物攻击,因此,在此期间尽量不用任何药物。孕期需要用药时,正确做法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相关内容,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

  误区八:

  片面认识中药安全性

  近年来,中药养生逐渐成为一股潮流。很多人都认为中药安全,甚至能“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基于这种认识,不少人爱到药店买些中药来“自治”疾病。据报道,一位中年女性10年间痴迷自己购买中药治病,结果导致多器官损伤、衰竭。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如果辨证不准、重复用药、超量滥用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病症加重,应当引起警惕。例如大量、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会导致患者出现皮疹、发热、哮喘、心悸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不要超过3天,以免引起慢性砷中毒,会对多个器官造成损伤,重者危及生命。

  误区九:

  用饮料送服药物

  口服用药应该用白开水送服,但生活中,人们随手用咖啡、牛奶等饮料送服药物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实,这会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影响健康,是非常错误的。据报道,32岁的刘女士随手用咖啡送服布洛芬,结果导致急性胃出血。

  专家提示,布洛芬等解热镇痛类感冒药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胃病患者使用时,应当遵医嘱。此外,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副作用,非常容易诱发胃出血、胃穿孔,患者要禁忌使用咖啡代替白开水服药。

  还有些人嫌味道苦,用饮料或牛奶送服药物,也是不正确的。许多研究表明,西柚汁会抑制肝脏中的代谢酶,使药物浓度升高,可能产生毒性反应。其他果汁因多为酸性,可导致抗生素及磺胺类抗菌药物提前分解,增强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等。

  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离子可影响某些药物吸收,因此不建议与药物同服,除非一些明确说明可以用牛奶送服的药物,如胃黏膜保护药磷酸铝凝胶等。

  误区十:

  自行使用抗菌药

  很多人在感冒发烧时会自行使用抗菌药物,但发热不等于感染,更不等于细菌感染。因滥用抗生素引起“药物热”的例子,生活中屡见不鲜。

  其实发烧只是一个症状,不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因而,找到发热原因至关重要。发热的原因很多,除感染性外,还有结缔组织性、肿瘤性、药物性等因素。即使是感染性,还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不同病原。一般感冒多由病毒引起,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抗菌药物只对细菌具有杀灭作用,没有细菌感染时,并不具有疗效。只有感冒后出现咳嗽频繁,伴发热、咽疼等继发细菌感染症状时,医生才会根据病情选用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而且,抗菌药物种类很多,各具特点,应该按照不同人群、疾病、病原适当选用。使用抗菌药物时,尽量选用窄谱抗生素而不用广谱抗生素,尽量不要联合使用。

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请注明出处:趣闻堂 (quwentang.com)

分享到
表个态吧 点个赞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