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之后老北京人都吃什么? 传统美食传统味道

分享到:

外面冰天雪地,屋内一家人围着火锅大口吃、大碗喝酒,暖胃又暖心,实在是人生一大幸福!老北京有著名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每一个九的第一天,和最后一次九九的最后一天,便是老北京人吃火锅的日子,所以这火锅也称九九锅或者九九酒火锅,这最后一个酒指的就是白酒,二锅头。也就是说老北京人一冬天至少要吃十次火锅。

 

老北京人雪后生活指南

 

老北京玩笑话,羊肉飘香,买不起,闻着味就能吃俩烧饼。大冬天,挺冷的。老北京人喜欢泡完澡。里面泡暖和了,这个也饿了,就到这来要碟烧羊肉,来上二两白酒。最后要点卤汤下碗面,吃完了,暖暖和和回家也就不冷了。 这月盛斋的烧羊肉秘制配方,现在已经是第七代传人,可这位传人还不会配这个配方。足见这个功夫,据说这秘方是宫里面的太医和他们的老祖宗一起调制的。

 

老北京人雪后生活指南

 

面茶是老北京的汉族传统小吃。面茶不是茶汤,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表面淋上芝麻酱,芝麻酱要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味道另说,讲究的是喝它的方法。老北京讲究喝面茶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转着圈喝,面茶很烫,其实用吸溜更加恰当。碗里的面茶和麻酱一起流到碗边再入口中,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酱又是面茶。

因为面茶稀里糊涂的,所以常用来形容人,老北京话,就直接对着人说,你面茶吧。用现在的北京话儿说,就是你可真够面的。

 

老北京人雪后生活指南

 

老北京一种传统吃法,叫炙子烤肉。以前的人们喜欢在炉子上放一块烧热的铁板,下面松枝旺烧,羊肉在铁板上滋滋作响,全家人围炉而坐,美滋滋、热乎乎地一边吃一边烤。现在一般有这种炉子的家庭少了,新一代北京人多去烤肉餐厅里寻觅烤肉的味道。

 

老北京人雪后生活指南

 

任何时候,都少不了北京人最爱的炸酱面。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精髓都在炸酱上。首先选用的黄酱一定要好,要采用正规名牌厂家生产的黄酱,它们的酱黄豆质量好,做黄酱时里面加的是白面而不是棒子面,否则酱凉后容易坨在一起,不好拌开。其次是炸酱时火候和配料要掌握好,火候要均匀,炸酱的配比一定要合适,肉丁肥瘦兼有,黄酱不能放得太多,炸出来的酱香喷喷。

 

老北京人雪后生活指南

 

麻豆腐和二锅头是绝配,麻豆腐的吃法也有特别的说道。吃这口儿并不能像吃大肉似地猛嚼狂吞,而最好是用筷子夹上一点儿放到嘴里慢慢咂摸,让齿缝里都渗进那缕别致的油香,才能充分体味出咸酸香辣中所蕴藏着的醇厚丰腴。那份惊艳,吃其他任何菜品都体验不到。过去北京的酒腻子喝酒,讲究一滴滴往下渗,打上二两二锅头能享受上大半天儿。这麻豆腐正好可以细嚼慢品,自然成了酒腻子们首选的下酒菜。

 

老北京人雪后生活指南

 

冻柿子,老北京特有的吃法,要霜降后才摘的柿子,冷冻储存到冬天,此时里面只剩一包水,只能吸食。先喝汁后吃皮,甘甜如蜜清凉适口,令人顿觉舒畅,火气渐消。所以老北京把它叫“喝了蜜”。冻柿味甘性寒,具养肺胃之阴,宜火燥津枯之体,不仅可解生火取暖的毒气,还能润喉止咳,为败火佳果。又因价格便宜,就成为老北京冬季里的必食之物,堪称物美价廉的保健水果,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连清代学者王士雄都称它为“果中圣品”。

 

老北京人雪后生活指南

 

冻酸梨,现在这种梨已不常见,它是未经嫁接的野生梨,奇酸,房山一带即有出产,果肉硬,只能等到冬天上冻软化后,方可食用,但酸味重,不是人人都喜欢。

 

老北京人雪后生活指南

 

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头场雪”通常是冬天来临的标志,不管是下在“立冬”节气之前,还是下在“立冬”之后,只要“头场雪”落下,就被视为冬天了。漫天的白雪将京城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也给京城百姓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请注明出处:趣闻堂 (quwentang.com)

分享到
表个态吧 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