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农民本打算挖井,谁知道竟挖出后来震惊世界的东西

分享到:

1974年春,秦始皇陵所在地农民打井时,在距秦陵封土堆东侧1.5公里处,无意中挖出一个与真人头大小相似的陶质武士头颅及破碎的陶质身躯,他们当时根本不会想到,正是自己揭开了发现一个使世界为之震惊的伟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序幕!

当时,陕西旱情严重,临潼县西杨村的村民接到抗旱任务,村里决定打8 眼直径为4米的大口井,以解抗旱急需。其中一眼井挖在离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由队长杨培彦等6人挖,其分工是杨培彦与杨志发在井下挖土,其余4人在上面运土。以他们几个棒小伙的体力来说,打一口井不会太费劲,可这口井却似特别,刚挖下1米深就进展艰难,土越挖越硬,一镢头下去只是一道浅浅的痕迹,双臂震得发麻,手虎口发疼。

他们觉得诧异,因原来从未遇到过这样坚硬的土质。当挖到3 米深时,井下西北角出现了厚厚的红土层,这些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红土层就是考古界专用术语的“ 红烧土”。有了“ 红烧土”,再有木板炭、夯土等,便肯定有葬坑之类。当时杨培彦等人以为是房子被烧后留下来的痕迹,便没在意,继续往下挖。挖到快4米深时,杨志发在井筒的西壁下偶然挖出一个圆口形的陶器,他连忙叫杨培彦过来看。杨培彦推断这是个“ 瓮”,便叫杨志发小心挖出来,别碰坏了,拿回家可以装东西。杨志发把“ 瓮”周围的土一点点去掉, 想把这个“ 瓮”完完整整地取出来,不料越挖形状越复杂,待挖出来一看,天哪!这哪是什么“ 瓮”,分明是一个陶人的头和脖子!

“ 培彦,你瞧,这恐怕是古庙里的菩萨头。”杨志发对杨培彦说。杨培彦左看右看,也表示赞同杨志发的说法。待他们在继续往下挖的过程中又将“ 菩萨” 的身子、手脚挖出后,更相信这是一尊完整的“ 菩萨”。

杨培彦等人挖井挖出“ 菩萨” 的消息不胫而走,村里人都赶来看热闹。其中有一个稍懂文物知识的公社派来管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的干部房树民,这尊独特的“ 菩萨”立即引起他的注意,待仔细看后,他认定这是件陶俑,并不是什么菩萨,便叫大伙不要再往下挖了,说下面估计还有文物。随后房树民报告了县文化馆,馆长赵康民听后立即骑自行车赶到西杨村,看后也认定是陶俑,但使他惊诧的是此俑与先前看到的不一样,先前的个头较小,而此俑个头较大,高达一米七八。他估计是秦代的俑,但又拿不准,于是叫人用架子车( 即板车)将陶俑残件运到县文化馆。

在文化馆,赵康民一头扎进陶俑的修复中,一天,两天,三天⋯⋯他一连干了近两个月,希望能将这件陶俑修复成功,展示在人们面前,引起一阵轰动,再向上级机关报告。其间,他还组织了一些农民到发现现场断断续续地挖了几次,没有新的收获。他低估了西杨村所发现的内涵及其意义,一味单枪匹马,以致上级有关部门对此事一无所知。

一个在新华社工作的名叫蔺安稳的记者将此发现抖出于世。当他于1974年6月回家乡探亲时,不禁为文化馆里那尊高大的古陶俑所惊讶。于是一回到北京工作地,他就赶写了一篇报道,交给了《人民日报》编辑部。这篇报道发表之后,这个陶俑出现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实,杨培彦、杨志发他们的发现并不是最早的。西杨村的和万春老人回忆说,早在几十年前他和他的父亲就曾发现类似陶俑,只可惜当“ 瓦神爷”给砸碎了。当时西杨村也是遇到干旱,和万春和他父亲也是打井找水。他们父子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挥锄掘土,但奇怪的是挖了好深也不见水。他们不敢有半点懈怠,为了水源父子俩仍拼命地往下挖。挖着挖着,和万春的父亲突然发现井壁上有一块土显得略微黑一些。他仔细盯了好久,开始以为是阴影,但后来他终于认定井壁里面有什么东西,像是一个人形。这个想法把他吓了一跳, “ 莫非是土地爷显灵了?”他的手不禁有些发抖,但还是提起锄头小心翼翼地朝着阴影轮廓刨下去。在井上运土的和万春看着父亲的举动十分纳闷,又不敢问,当他看见父亲从井壁里掏出个“ 人”来时,也吓了一跳。他父亲缓缓地从井下把满身是土的“ 人”举上来,小万春吓得不敢去接,直到父亲怒喝道: “ 这是陶的,小心抱着!”他才如梦方醒战战兢兢地去接。他父亲叫来村子里见识最广的老人和读书识字的先生来看,让他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看了也说没见过,估计是“ 瓦神爷”。和万春的父亲便将这“ 瓦神爷”挂在树杈上,让其在烈日下曝晒,其意是使“ 瓦神爷”热得受不了了,就会向上天禀报人间的实情,降雨解难。然而此后仍是挖井不见水,老天不降雨,和万春的父亲一怒之下,几锄将这个“ 瓦神爷”砸了个粉碎。在今天看来,那个“ 瓦神爷”不就是秦俑么?要不然,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的发现还要早几十年呢!

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请注明出处:趣闻堂 (quwentang.com)

分享到
表个态吧 点个赞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