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得州有座人口仅1200的小城,叫“中国”

分享到:

中国市的两座蓝色水塔拔地耸立,一高一低,形同火箭发射台,上书红色大字“China”。

沃克市长马上要竞选连任,他表示会考虑对选民说一说中国的事。图为沃克接受张力奋采访。贺红扬/摄

前些年,有个新词火了一阵子:“Chinamerica”, 意思是中美两国命运交融,可合为一体,中文译作“中美国”。可惜,这两个国家都相信自己才是独有而唯一,这个生造的新词就很难成熟。鸡年春节,我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小住。某日上网查阅得州的华裔人口,居然有意外的地理大发现:在得州杰弗逊郡(Jefferson County)辖下,跳出了一个“中国市”(City of China)。询问当地朋友,闻所未闻。好奇心害死猫。离开得州回上海前,我邀了已定居休斯敦多年的复旦校友、前记者贺红扬,加上他夫人罗铮,驱车前往“中国市”,实地探个来历。

水塔

由休斯敦到“中国市”,约80英里,车程75分钟。得州地广人稀,一路但见田野牧场。车近目的地,高速公路上已见“China”路标。开过一连体的小木屋群,拐个弯,两座蓝色塔台拔地耸立,一高一低,形同火箭发射台,上书红色大字“China”,有误入中国西北航天基地之错觉。这是两座水塔,美国南部卫星城镇的标准地标。它入了眼,市中心应该到了。

“中国市”的市政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平房。说是市,建制上更像中国的镇。起初,我以为,“中国市”的来历或与当年华工被卖猪仔到美国修建铁路的悲惨遭遇有关。19世纪中叶,美国大举兴建铁路网。查了资料发现,当时一万四千名劳工几乎都在横跨东西岸的铁路沿线,并不在得州。“中国市”所在地,曾是得州和新奥尔良铁路线上一个供水点(Water Stop)。据查,1860年前后,此地已有居民点。因当地有人移植了原产中国的楝树(Chinaberry Trees),此地得名China Grove。楝树,可入药,也称紫花树。1893年,当地邮政局以“China”冠名。1971年,居民公投,与邻近一市镇Nashland合并,正式命名“中国市”(City of China)。巧合的是,那年正是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就去了北京,中美间开始融冰。

水塔图纸上,写着大字“China”

得州的“中国市”

当地发廊里醒目的“CHINA”

沃克市长

 

现任市长沃克(John Walker)的辖区为3.4平方公里,人口1200人, 农作为主,产水稻。周边有少量油田、自然气田。对我们远道而来,他有些惊讶。他摊摊手说,在“中国市”已住了十多年,还从没见过中国人。我打趣说,作为中国市市长,办公室里居然找不到一丁点中国的痕迹。他脱口而出:“我就住在中国啊!”说罢,也尴尬笑了。他说,美国的电视、电台上,中国的新闻很多。有时,他的第一反应,觉得在说自己领导的那个“中国”。片刻时空错乱后,才意识到那是东方中国。美国之大,中国市比外界想象的要闭塞。市长说:“平时不太关注中国,也很少对中国市与远方的中国有什么联想。” 我说,中国旅游者或许会对这个地方好奇。他说,马上要竞选连任市长,会考虑对选民说一说中国的事。

现任市长沃克

采访当天,沃克市长说,中国楝树,在当地不好长,所剩不多。集市那里还有几棵。几年前,有人要卖楝树,他买下一棵,栽在自家的园子里。黄昏,采访收尾时,落起雨来,未能找见楝树。回国前,我给沃克市长打电话,请他帮忙在自家园子的楝树跟前照一张相,转给我。几天后,我收到照片。他明白,没有中国楝树,就没有他的中国市。

在得克萨斯州,郡以下市镇,市长任期为两年,均一人一票,民选产生。不过,市长一职,纯属公益,不支任何薪水。我问市长,两年前为何出来竞选从政?他说,因前任市长涉嫌土地竞标舞弊,他发起民众抗议,把前任市长赶下了台。支持者要他参选,由抗议者变成一市之长。市长名下有行政团队,全职五员,有书记长、财务、供水/垃圾处理专员、前台接待等,均支薪酬。我问预算何来?答:因“中国市”是小市,三不管地带,联邦政府、州府、郡府均不拨备任何行政经费,必须自治。经费取自为当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司,如垃圾回收站、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中标公司每年向市政当局按人口支付若干费用, 这是预算的来源。我取了一份2月16日市议会议程:市民评议,每人5分钟;供水/垃圾处理最新进展;大重型卡车进入市内,是否征收费用?

罗尼的家庭博物馆

 

市长自驾,陪我们拜访一位当地的名人。他叫罗尼(Ronnie Guiberdeaux)。今年81岁,在“中国市”已安家60年。年轻时,他服役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后就落户在“中国”。他因为“中国”收藏而出名,拥有一个私家的“中国市博物馆”。小木屋里,有百年前的老报纸、老照片,都泛了枯黄色,上面是学校、毕业典礼、集市、圣诞节、邮局、警所、最早的火车站。过眼处,最常见的是“China”。墙上,得州老报纸的当地新闻,电头都是“China-China-China”。罗尼翅着小胡子,领着我们,指点他的收藏,守望他的记忆。他此前没见过真正的中国人。这里就是他的“中国”。

81岁的罗尼拥有一个私家的“中国市博物馆”。小木屋里,有百年前的老报纸、老照片等藏品。

罗尼在中国市已安家60年

罗尼收藏的百年报纸

女邮政局长

午餐时分,我跑去邮局买当地明信片,门锁着。邮局是“中国市”历史上最悠久的公共机构。下午再去,邮局门已开。里面坐着女局长,叫瑞秋(Rachel Jordon)。问她有无“中国”明信片,她说,这里无外人来,没做明信片。她的家很近,离邮局仅三条街。从21岁到邮局做事,从一而终,已干了近42年,马上就光荣退休了。聊到半道,我问她,对China (中国) 到底了解多少?她答道:“我这辈子都住在‘中国’啊!祖辈就住这儿。我妈以前是这里的老师,我孙子孙女也在这里长大……” 见我大笑不止,她有些诧异。等明白过来,也咯咯笑起来。“ 我真是太狭隘了!对你们的中国几乎一无所知(next to nothing)。” 我问,在邮局做了几十年,总有些好玩的事吧?她想了想:“ 有!每年圣诞节前,邮局总会接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电话,多半是问:我的邮包哪里去了?都是订购了中国产品的美国人。因为没收到包裹,一查黄页就都打到我这儿了!听到我纯粹的美国口音,对方也愣了。我告诉他们,这里是得州的中国市邮局,不是那个国家的中国。哈哈-哈哈……” 她不记得受理过来自中国的邮件,也记不起来,这里有谁去过中国。我问她,家庭用品中,多少是中国货?她想了想说,没仔细算过,至少10%吧!衣服、玩具!年底大选,她和很多当地人一样,把票投给了特朗普!为什么选他?“特朗普反对墮胎啊!”她看不惯周边不少人寄生在社会福利上。她说,特朗普会重振美国经济的。

 

离开中国市前,我在邮局写了一封信,由中国市寄回中国。信封右上角,印有美利坚的象征:老鹰。邮票,是女邮局长瞧见墙上的中国鸡年邮票广告后帮我选的,美国邮政发行。一鹰一鸡,一上一下,倒有诸多联想。两个多月过去了,这封信尚未抵达我在上海的信箱。不知是否又寄回了得州的中国市?

邮局是“中国市”历史最悠久的公共机构,邮局局长瑞秋对中国一无所知

局长瑞秋为张力奋寄给自己的信选择了鸡年邮票。

廖老板的甜甜圈店

一个“中国市”,除了楝树,居然找不到一丝与中国的关联。采访中,市长察觉了我的挫折感,突然蹦出一句:“Meng,大路边那家甜甜圈店的老板,不会是中国人吧?” 我要了Meng的手机号码,接通电话后,约在休斯敦见面。Meng姓廖,名明德,今年58岁,生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祖辈由内地潮汕跑到南洋谋生。上世纪70年代,他才10多岁,为逃离柬共,全家经由泰国辗转到了美国,落地在休斯敦。后来他创立了一家叫Down Donut的连锁店,现在已有20多家分号,遍布得州。中国市那家,是几年前, 他开车路经这儿,见到路边有幢房子,许是有缘,就动了心,买下开店,方知此地叫“中国”。当地不少朋友听闻新店开张,很是诧异,怎么到中国开店了?他们也是头回听说眼皮底下的“中国”存在。“我告诉他们,是得州有个地方叫‘中国’!中国市这家店,一开张就生意好。一般新开店,都是先冷清,慢慢热起来。或许是缘分吧!” 廖先生不会说普通话,但能说家乡的潮州话和地道的英文。他自认是个工作狂,劳碌命。移民美国40多年,为了生意几乎从未去国外度过假。“我是中国人。但我从没去过中国, 平时也很少关心中国的事情。近些年,我店里买设备,中国货开始多了起来,占了大部分,便宜、质量还行。不过,最关键的设备,比如面粉搅拌机,我还是相信德国货,虽然价格可能是中国的三倍。中国货用用就坏了,人家的就是用不坏。”

甜甜圈店老板Meng姓廖,能说家乡的潮州话,但从未回过中国。

下午,Meng把我带到在休斯敦市中心开的一家新分号。店里空无一人。他解释说,美国人吃甜甜圈,一般都在清早、上午,下午一两点甜甜圈店就打烊了。铺子约有60平方米,租的,前面是店,后边是工房、烤箱。墙角地上,有尊不大的财神。他蹲在地上, 开始敬香、叩头。只要他在店里, 香是一定要敬的。他起身,又取了杯咖啡,供在财神前。我忍不住笑了。甜甜圈店卖咖啡,不卖中国茶,他就洋为中用了。


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请注明出处:趣闻堂 (quwentang.com)

分享到
表个态吧 点个赞 ()

相关推荐